ENGLISH


用“六颗心”将“访惠聚”工作做到深入人心

时间: 2023-12-02 18:44:40 |   作者: 奥运案例

  “虽然鞋子沾满了泥土,但与群众的距离近了;虽然自己的汗水流多了,但让群众更舒心了;虽然加班加点的日子多了,但与群众更贴心了……”这是克拉玛依市“访惠聚”工作组成员的亲身感受。

  自“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克拉玛依市连续3年共组织5000余名干部下基层,统领“六项任务”,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真诚融入各族群众。在“访惠聚”工作中,该市各工作组用细心、耐心、真心、决心、诚心、信心“六颗心”,在社区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同时教经验、教方法、教理念、树新风,以固本强基的创新务实之举,筑牢基层堡垒,将工作做到深入人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实访”就没法找到打开居民心扉的钥匙,只有真正了解百姓疾苦、掌握百姓所思才能够研判困难的症结,找到“访惠聚”工作真抓实干的方法。

  脚踩大地俯下身工作,才能访出真民情。克拉玛依市“访惠聚”工作组每天深入社区院落,走进百姓家中,访贫问苦、访民问需,了解广大群众生活的坎坷,认真梳理居民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地逐一落实解决。

  意识到“实访”之基首先是细心学习,各工作组不间断利用碎片时间对“访惠聚”工作制度、要求及积累的宝贵经验、社区业务知识、“双语”等内容组织学习,用“知识储备”武装好头脑,用工作机制严格要求和锤炼自己,为“实访”做足功课、增强本领。

  “访民情”更需要耐心。耐心地入户走访,与社区居民见面交谈,接了地气,才能掌握第一手社情民意;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交流座谈,让居民畅谈想法、建议、意见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才能更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与居民交朋友,才能明白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与希望……经过“实访”与村民交谈,乌尔禾镇“访惠聚”工作组了解到,当地有少许青年富余劳动力因种种原因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便立刻联系克拉玛依市某汽车服务公司,在乌尔禾镇哈客村召开了一场“乡村专题招聘会”,帮助待业青年实现就业;走进居民家,才发现年近花甲的居民米娜拉家中墙面出现漏水的情况,无助的米娜拉,在工作组的帮助下,才将家里的墙面粉刷一新……

  “访民情”做到实处,让克拉玛依市各“访惠聚”工作组迅速进入角色、融入工作,找到打开民心的那把“钥匙”,干百姓称赞的好事、干百姓在乎的实事。

  “访惠聚”工作开展3年以来,克拉玛依市各工作组时刻抱定一颗真心,充满决心,掌握好“攻坚”这把电钻,让克拉玛依市居民真切感受“访惠聚”的实功。针对退休职工生活状况、房屋跑冒滴漏现象、孤寡老人生活情况等诸多问题,“访惠聚”工作组先后多次入户走访,认真将各社区居民的困难形成问题清单,召开讨论会,齐心协力扭住问题、主动作为,各个攻破,将解民忧、惠民生做到细处,做到实处。

  老旧管道被彻底改造。“小区水管一爆就停水,洗菜做饭、上卫生间都成问题。”家住克拉玛依市星光小区25栋的居民廖帝明说,“眼看着这个问题就要彻底解决了,我们真心感谢工作组!”

  克拉玛依市星光小区(二期)自2012年居民陆续入住以来,就开始频繁出现水、暖管线爆管的问题,冬天一到,部分楼房门口道路坡度大,单元门口变“滑梯”,出行很不便。这一烦恼十多年都没有得到解决。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和城乡规划管理局住星光社区联合工作组进入社区之后,在随访中了解到此情况,便着手协调解决暖气管线与供水管线的改造问题。通过工作组的不懈努力,星光小区二期楼前道路与供水、暖气管线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开工后,居民们拍手称赞,主动向工作组赠送锦旗,表达感谢之情。

  紧急救助患病居民。“我现在好多了。多亏了你们帮助我,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啊。”7月13日,家住风云社区晴园的居民尼沙激动地握住该社区工作组组长吴海燕的手说。

  尼沙今年55岁,和女儿吐尔逊·古丽相依为命,两人靠领取低保生活,经济很拮据。去年,尼沙被诊断为子宫占位性病变,接受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今年年初,她的病情出现反复。为了不增加家庭负担,尼沙强忍着疼痛,不去医院治疗。4月5日,尼沙腹痛难忍,只好求助彩社区“访惠聚”工作组工作人员。在工作组人员的帮助下,尼沙先住进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她住院期间,工作组联系了相关慈善部门为她筹集到1000元的捐款,解决了尼沙的燃眉之急。目前,尼沙在家中静养,坚持服药治疗。

  “油情制衣”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子。在新疆油田公司波斯喀木乡玉吉买艾日克村住村工作组入户走访中,工作组成员发现村里许多青年妇女非常热衷剪裁制衣,由于缺乏组织以及经济拮据等原因,只能在家里干一些简单的缝补和制衣小活,没有发挥才能的平台。

  该工作组与村上沟通后,结合本村实际,由工作组出资20余万元,利用村委会闲置的房屋开办“油情制衣”缝纫店。按照就地就近就业的原则,吸纳本村贫困户子女在缝纫店务工,并实现基本工资有保证、服装订单有保证、技术指导有保证。

  现在,缝纫店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有缝纫机30台、锁边机4台、熨烫机2台。店内有员工31人,其中,16名为贫困家庭妇女,占比51%。结合工作岗位制定基础工资和计件工资,每人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每年可使30户村民脱贫。

  在“访惠聚”活动中,克拉玛依市各工作组时刻秉持诚心和信心。一颗诚心了解群众疾苦,充满信心让他们改变过去,迎接未来。克拉玛依市各工作组将“治本”作为破解难题的指南针。他们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正让需要帮助的群众找到努力的新方向,有生活的新希望,问题才能被“根治”。实际情况表明,他们的工作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艾合麦提的超市开业了。“超市的生意还不错,我会好好经营的!”艾合麦提高兴地对克拉玛依市南湖社区“访惠聚”工作组组长李克勇说。

  艾合麦提是克拉玛依市南湖社区清秀园的居民。由于一直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这对独自抚养一双儿女的艾合麦提来说,生活很困难。工作组得知此事后,经常上门询问他的情况。

  4月,艾合麦提告诉工作组他想开家小超市。工作组成员们鼓励他把想法付诸行动。这份鼓励像一颗“定心丸”,让艾合麦提有了干劲。很快,他租好了店面,想办法联系到了货源。近两周时间,工作组成员陪他办理了工商、消防、卫生等方面的手续,还帮助他购买了超市经营所需的货架等物品,并在入户走访时帮他向其他居民做宣传。5月13日,艾合麦提的超市开始试营业。“谢谢你们,我现在的生活变得有滋味了,也有希望!”艾合麦提感激地说。

  杨师傅的菜有销路了。杨师傅是克拉玛依市五亭社区的困难户。一家四口依靠杨师傅种植、售卖蔬菜的微薄收入为生。受季节、气候和市场影响,这份营生的收入并不稳定,有时甚至入不敷出。克拉玛依市国税局第三批“访惠聚”工作组成员走访了解杨师傅的情况后,就把如何帮助杨师傅脱贫放在心上。

  工作组召开讨论会,集思广益,把脉关键症结,最终确定了扶贫方案:在保证菜品质量的前提下,工作组帮杨师傅拓宽销售经营渠道,将杨师傅的蔬菜供应给克拉玛依市国税局职工食堂。考虑到杨师傅菜店人力有限,时间有限,工作组还主动承担了送菜的任务。当领到收入时,杨师傅眼含泪光地说:“感谢工作组把我家的事放心上!”

  阿不都拉重返课堂了。“假如没有工作组的帮助,我的孩子可能还是不能上学。”7月8日,家住克拉玛依市东彩社区的居民艾尼说。

  5月初,东彩社区“访惠聚”工作组入户走访时,发现艾尼的小儿子阿不都拉一直“宅”在家里。原来,4年前,阿不都拉突然患病,父母带着他辗转多地治疗,无法继续学业,便给他办理了休学手续。“现在孩子的病差不多治好了,但他的功课耽误得太多,怕跟不上,不愿意去学校。”艾尼对工作组组长崔新疆说。

  为了让阿不都拉尽快入学,东彩社区工作组联系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住第二中学工作组,向艾尼讲解儿子办理复学手续所需的材料。为了更好的提高阿不都拉学习的积极性,工作组还联系了社区有教育经验的“红细胞”党员为他免费补习初一阶段的课程。5月25日,阿不都拉成功重返课堂。

  全新的篮球场建好了。6月20日,克拉玛依区小拐乡小拐村的“同心”篮球场正式投用。在此之前,小拐村的旧篮球场由于年久失修,设施不全,村里的年轻人在农闲时要到5公里外的球场打篮球。

  今年年初,“访惠聚”工作组入住小拐村后,决定为村民修建一个篮球场。工作组发现旧球场铺设有水泥地坪,很适合改造成标准篮球场,若为篮球场安装,安装费用会比较高。消息传出后,大家纷纷捐款建篮球场。经过3个星期的改造,新建成的篮球场不但有观众看台、场外围栏,还安装了悬浮式拼装地板、夜晚照明灯、标准比赛用篮球架。

  球场建好后,赋闲在家的村民迫不及待地赶到球场一展身手。“能在一起打球,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小拐村村民哈尔肯说。

  访清民情,坚定了工作的方向;惠及民生,居民感到幸福,工作组才更有信心,工作才更有意义;访赢了民心,才能打造一支“永不走”的“访惠聚”工作组,一支永住在各族居民心中的工作组。克拉玛依市“访惠聚”工作组深谙这份工作的意义,他们正在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和充满诚意的“六颗心”为全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一分力量,他们一直在路上。

  运动场悬浮式拼装地板、幼儿园悬浮式拼装地板供应商:石家庄博超地板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